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儿童玩具可以仿真但风险不能成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24:00    

来源:台海网

□关育兵

杭州消防救援站的切割机轰鸣声里,藏着一个令人揪心的细节:被金属蒸屉卡住手指的孩子,直到救援人员用尖嘴钳掰开铝合金部件时,还攥着那套能“真煮真蒸”的迷你厨房玩具。这个本该充满童趣的玩具,此刻却成了伤人利器——这提醒我们:当儿童玩具越来越逼真,“仿真”的边界若失守,“真实”的风险就会找上门。(7月20日央视新闻)

“过家家”是孩子触摸成人世界的最初方式。但现在,“仿真”正在异化为安全风险。电商平台上,迷你厨房玩具以“能烧开水”“可蒸鸡蛋”为卖点,商家用“培养生活技能”的宣传打动家长,却悄悄突破了安全红线。杭州市消防救援人员处理的案例中,金属蒸屉的坚硬材质、孔洞尺寸本就不符合儿童玩具标准;而上海市质检院的检测更触目惊心:这些“玩具”使用的220V电压,比国家规定的儿童玩具安全电压高出近10倍。当玩具锅能产生足以烫伤的高温,当迷你电器带着220V电压运行,“过家家”早已变成了“闯险关”。当商家把家电做成玩具的模样,又把带高压的“玩具”卖给孩子,既是对标准的漠视,更是对生命的轻慢。

更隐蔽的陷阱藏在商家的文字游戏里。一款标注“儿童玩具”的蒸屉,在介绍页末端却注明“属教具非玩具,不受玩具标准限制”。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本质上是想用“玩具”的名头吸引消费者,又用“教具”的身份规避安全责任。而那些造型如卡通水杯的爆米花机、标注“儿童节礼物”的棉花糖机,更是刻意模糊家电与玩具的界限。

守护孩子的“过家家”,需要重新划定“仿真”的边界。监管部门应聚焦“伪玩具”乱象,对标注“儿童使用”却不符合玩具标准的产品严查严处;电商平台要堵住审核漏洞,不让矛盾宣传误导消费者;家长更需警惕“真煮真烧”的营销噱头,认准玩具安全标识。毕竟,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绝不需要用触电、烫伤的风险去交换。

孩子举着玩具铲子的认真模样,是童年最动人的风景。这份美好,不该被隐藏的风险惊扰。当迷你厨房不再需要消防救援来“解围”,当仿真玩具守住“安全第一”的底线,才能真正成为滋养成长的养分——这才是玩具应有的模样:让想象尽情飞翔,让风险无处遁形。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