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7:51:00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淄博报道
近段时间,“好房子”成为高频热词,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继3月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山东“好房子”建设相关情况之后,4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专门在淄博市已经建成的“好房子”前举办发布会,解读山东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若干政策措施。
在发布会现场,一位淄博市民专门赶来,提出了自己和家人对于“好房子”最关心的问题。“我是一名淄博市民,我们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家里既有老人也有孩子。想问下,山东在保障‘一老一小’对‘好房子’的需求方面,都将采取哪些实在的措施?”
淄博市民刘欣雨的问题,也是很多市民迫切想了解的内容。对此,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麻鹏飞表示,针对老年人和儿童两大特殊群体,《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通过系统性规划与创新设计,全面提升居住安全性与便利性,全链条保障“一老一小”生活品质。其中包括,小区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降低交通安全风险;归家动线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无接触通行。同时,打造连贯的无障碍通道,单元入口采用平坡入户设计,关注防摔、防撞、避免磕碰的细节措施,确保老年人与儿童通行无障碍。
《指引》强调以居民实际需求为核心,构建“基础+特色”复合型配套体系。在基础保障方面,按社区人口密度规划儿童日托中心、健康自检区等刚需设施,满足全龄群体日常需求。在特色功能上,设置共享厨房、工具漂流站、冥想空间等创新场景,通过空间分时复用实现“一室多用”。比如,风雨连廊兼具通行与休憩功能,下沉庭院可转化为社区市集或文化活动场地。同时,配套智慧快递柜、智能充电站等设施,并预留30%弹性空间适配未来需求变化,实现功能集约化、服务精准化与资源高效化。突破传统绿化单一观赏功能,打造多层级景观体系,增加邻里交流空间。通过提升绿地率、优化植物配置,营造兼具生态性与参与性的宜居环境,助力老年人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住宅室内强化自然通风与采光,增设隔音降噪措施,提升居住舒适度。卫生间预留适老化改造条件,加装防摔扶手、紧急报警装置;收纳空间系统性优化,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弹性空间配置方面,通过设计大空间结构体系,实现弹性利用,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建设成本。针对不同阶段使用需求(如家庭结构变化),支持灵活调整室内布局。
同时,响应国家政策,依托“齐鲁红色物业”平台,拓展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场景,提供远程医疗、家政服务、代管代维修等增值服务,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集约利用、共享共建、弹性配置、错位布局、分时使用,切实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