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7:22:00
长沙晚报4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人才的竞争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战场,我们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坚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一批数学、物理方面的顶尖人才。”4月11日,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现身长沙,在2025全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以强烈的家国情怀,畅谈“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并与湖南师大附中、附小师生面对面交流,寄语孩子们保持对学问的热情和追求。
谈国际竞争:顶尖人才要在本土培养
“中国科技现在处于被卡脖子阶段,越是遭遇垄断,我们越是要坚持自己的科技方向,只有跟垄断者相互制衡,才能充分保护我们的科技。”在主旨演讲中,丘成桐从当前国际形势出发,以数学家的睿智鲜明提出,依赖欧美培养顶尖人才的模式在当下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已经不再适用,必须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培养一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顶尖人才。
当今社会,尽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浪潮席卷而来,但在丘成桐看来,数学仍然是一切科技的基础,也是应用科学最重要的工具。即便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算法提升,也都是数学的问题。因此,“数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材施教:10年后中国将领导世界数学
有人提出,中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已走在世界前列,为什么至今没有培养出菲尔兹奖获得者(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只颁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这与当前我们数学人才培养的方式密切相关。”丘成桐说,“数学是一门‘早熟’的学科,顶尖数学人才的培养用不了太长时间,一流的数学家往往20多岁成才,30多岁就能产生影响全世界数学发展的成果。”目前国内人才的培养大部分还是依靠高考通道,按部就班培养出来就错过了评选菲尔兹奖的最佳时机。
数学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改进,这也是他设立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的初衷,“希望通过‘3+2+3’八年制数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本土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全球数学发展的顶尖人才”。
清华大学求真书院2021年开始招生,区别于传统数学人才培养,强调数学(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物理并重,文理兼修,绝不偏科。丘成桐透露,到今年2月,首届数学领军计划学生中有40多人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3年后将会完成博士论文。“5年内,中国数学将从这群年轻学者的成就上崛起。如果一切顺利,10年后我们将会领导世界数学。”
反对刷题:刷题只会磨灭对数学的兴趣
哪些孩子适合进丘班(丘成桐少年班)?普通的孩子需要学奥数吗?在与湖南师大附中、附小孩子交流时,丘成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鼓励孩子们保持对学问的热情。
从2021年起,丘成桐以个人名义发起“丘成桐少年班”,联合各省优质中学举办,招收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采取初高中贯通、大学中学联动方式培养,旨在进一步探索数学等基础学科人才的早期培养方式,为国家输送数学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丘班”会不会造成教育内耗?丘成桐直言:“丘班主要是培养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现在一些家长对丘班不了解,为了证明自己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有能力而希望进丘班,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他同时批评,一些家长、学生把参加奥赛作为进清华北大的通道,进入大学后却选择其他专业,“这不仅与培养数学顶尖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如何学好数学?”面对孩子们的提问,丘成桐寄语长沙学子,建立和培养对学问的热情:“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你要对它有浓厚的感情,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大师。”对于刷题,丘成桐指出“这只会磨灭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好的孩子,绝不会偏科。”丘成桐本身就是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师,他以自己年少时观看《红楼梦》戏剧的经历告诉孩子们,要重视人文素养的训练,“所有好的学问都是相连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甚至建议:“多花点时间玩是对的,同时可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