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09:43:00
7月的沈阳,热潮涌动。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8万多平方米展区内热闹非凡。来自辽宁、浙江、安徽等31个省(区、市)代表团同台竞技,吸粮机轰鸣、机器人穿梭、无人机盘旋……一幅“智能”的农业变革画卷正徐徐展开。“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浪潮,在此汇聚成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底气。
“空中大力士”:油动无人机可载荷60公斤
在沈北新区优选空天科工的展位,一架世界首款工业级六旋翼“钢铁巨兽”引发围观。“它叫‘大壮’,有效载荷60公斤,撒药一小时能覆盖120亩地,远远超过人力。”企业负责人周利拍着机身说。这份“大力”源自核心技术突破——六台170cc油动直驱发动机提供澎湃动力,配合自主研发的飞控系统,即使突发断桨也能平稳降落。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傻瓜式”操作:“一键起飞、厘米级定位、超载实时提醒,农民经过培训就能上手。”现场观众惊叹:“油动机竟比电动的还智能!”这背后是团队攻克了发动机同步控制、震动抑制等世界级难题,让“长航时、大载重”成为国产农机的闪亮标签。
灌装线革新:舍弃仿制彻底告别膜片依赖
“国外一条灌装线卖上千万元,我们只要三分之一的价格!”在珠海市精广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企业负责人举起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膜片说,“就是这个东西,曾卡住整个行业脖子。”过去,进口设备依赖精密膜片密封,易损易漏、维护天价。精广科技毅然舍弃仿制老路,重构灌装嘴结构,彻底告别膜片依赖。
企业的革新成果令人振奋,高速灌装线实现吹瓶、贴标、灌装全流程自动化,5升油桶灌装效率超国外10%,人力从30人减至5人。双封盖转塔灌装机更是实现了“一键换规格”,耗时从几个小时压缩至15分钟。“用了五年,一滴油没漏过!”客户的评价,成为精广科技攻占国内外市场的最佳注脚。
粮仓“机器兵团”:全球首创多机器人平仓系统
中储粮展区的大屏幕上播放着这样的画面,五台白色机器人模型正在沙盘粮堆上灵活爬坡、精准整平。“过去工人灰头土脸干五天,现在它们半天就能搞定”,芯禾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模型介绍。这套全球首创的多机器人平仓系统,藏着六大硬核科技。螺旋轮防下陷设计征服松散粮面,210度超广角雷达构建厘米级三维地图,集群算法指挥50台机器“不打架”。
展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位于北京昌平粮库的实战数据更震撼:效率提高10倍、人工省90%,设备投资两年回本。中储粮仓储负责人感慨:“再不用担心粮堆塌了!”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让这项“智能铁军”技术快速推广至全国粮库,守护大国粮仓的每个角落。
农业新范式:端牢“中国饭碗”的科技底气
展会的深层逻辑,折射出农业现代化的新范式。
技术创新“深扎根”,精广科技将20%营收投入研发,芯禾手握30项专利,“大壮”突破油动控制瓶颈……“技术基因”成为企业突围共性。
场景融合“全域通”。从无人机天上飞、机器人仓里跑,到灌装线地上转,数据链正贯穿“耕种管收储”全流程。中储粮集团负责人展望:“清仓、巡检、防控等环节将全面机器人化。”
仓廪实,天下安。这场粮食交易大会上的硬核展示,不仅是中国农机的革新宣言,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科技底气。从“人防”到“技防”,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最澎湃的注脚。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