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4 08:52:00
#江苏##徐州# #徐州头条##贾汪区##徐州贾汪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贾汪地名起源传说
1. 贾家汪的由来
明万历年间,一位贾姓移民发现贾汪现城区东北处有一泉眼形成的小水塘(汪),环境清幽,遂定居于此,并在门上贴对联:“门对青山龙虎地,户临绿水凤凰池”。后聚居者渐多,此地被称为“贾家汪”。随着煤矿开采兴起,名称演变为“贾汪窑”,后简称“贾汪”,沿用至今。
二、神话与自然传说
1. 二郎山与杨二郎担山撵太阳
传说古时天有十日,民不聊生,玉帝派杨二郎下凡驱赶。杨二郎担山追赶,于江庄地界压住九日,剩余一日躲藏时被刺伤,最终因玉帝赦免得以留存。此战形成的碎石化为石坑山和小于山。蚯蚓因“告密”太阳藏身处,至今不敢见光;嬷嬷菜因庇护太阳,生命力顽强。
2. 龙血石的传说
宗庄曾遭妖怪围困,黄龙下凡除妖,战斗中鲜血染红山石,形成“龙血石”。村民为纪念黄龙,将血染石块视为神物。
3. 青龙洞的传说
青山泉小龙娃因受财主虐待,得东海龙王相助化身为青龙,降雨解救旱灾,并惩罚恶霸。其化龙前的栖身山洞被称为“青龙洞”。
4. 猪拱泉的报恩故事
龙山白马寺和尚救下一头受伤小猪,小猪为报恩用嘴拱地掘出泉水,解决了寺庙取水难题,此泉得名“猪拱泉”。
三、历史人物与风水传说
1. 刘伯温斩石牛
明初刘伯温奉旨巡查风水,发现江庄镇地下石牛预示将出“大命人”,遂挥剑斩断石牛为三截,分置三处以破风水。今牛头、牛身、牛尾仍散落江庄不同地点。
2. 茱萸寺与药师佛传说
北魏始建的茱萸寺因药师佛托梦以茱萸熬药治愈瘟疫闻名。唐代王维曾游历此寺,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为其增添文韵。寺庙历经战乱损毁,2009年重建后成为全国最大药师佛道场之一。
3. 麦糠拉塔的奇闻
汴塘凤凰山建塔时,老和尚以麦糠搓绳“摄牛魂”拉塔,牛身累痕印证神力,最终塔成。
四、移民与民俗传说
1. 祖先家在喜鹊窝
明初山西移民被迫迁至贾汪,官府以“喜鹊窝大槐树”为集结点,诓骗百姓东迁。后人追溯祖源,皆称来自山西喜鹊窝,成为当地移民集体记忆。
2. 烂鱼沟的时空穿越
赵大柱为东海龙王送信至库山,山中片刻人间已过百年,归家时子孙已历七代,所获“豆子”实为黄金。因鱼车腐烂,此沟得名“烂鱼沟”。
五、红色历史与煤矿文化
1. 佩剑将军起义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将领张克侠、何基沣率部在贾汪起义,加速解放进程。起义旧址现为重要红色教育基地。
2. 煤矿工人与窑神祭祀
自清末煤矿开采兴起,矿工为祈求平安形成祭拜窑神习俗,农历三月初三成为传统节日,伴有舞龙、唱戏等民俗活动。煤矿工人的歌谣、故事被列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其他特色传说
1. 二百单三孔桥的来历
传说薛仁贵东征时,地方官贪腐致建桥经费虚报,实际仅建三孔桥,却谎称“二百单三孔”,讽刺贪官污吏。
贾汪的传说融合神话、历史与民俗,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浪漫解释(如二郎山、龙血石),也记录移民、战争与产业变迁的集体记忆(如喜鹊窝、煤矿文化)。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感恩今日头条这个平台,分享正能量。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