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旅居西山 浪漫昆明 | 活着VS生活着?来西山寻找答案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0:41:00    

XISHAN

隐于市、归于野


旅居西山

浪漫昆明

把日子过成诗

在这里

慢下来才是生活



“旅居云南半年,发现钱根本花不完”

“36岁,我在昆明隐居”

……

社交媒体上“旅居云南”持续火热,无数人用脚步丈量云南的山水,用文字记录慢生活的诗意。


图源:小红书@柒月暖阳、是阿朱朱


作为昆明“城市会客厅”的西山区,更是凭借“半城山水半城湖”的独特气质,成为旅居人心中“隐于市、归于野”的理想地。


为什么是西山?这里有答案


今年

“旅居云南”火出圈!

文旅部部长孙业礼点赞云南旅居

省委书记王宁化身“首席推荐官”

389万人次旅居云南

人均停留80天

这份数据背后

是无数人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



在昆明西山

恰好有你想要的理想生活


在徐霞客的游记里

在滇池的晚风中

在古村的面包香里

更在每一个“不想离开”的旅居故事里


徐霞客点赞的宝地:早在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便在西山写下《游太华山记》,写下“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的佳句,开启了“旅居西山”的传奇;



城市与自然共生:城市漫步遇见历史文化、推窗见山海、在绿道放肆骑行,都市繁华与山水静谧无缝切换;



传统与现代交融:百年古村藏着的隐居生活,滇池畔的旅居社区演绎着新潮与浪漫。


坐拥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的

融创文旅城片区


这里是“推窗即风景”的代名词:

清晨,拉开窗帘,滇池的波光与西山的轮廓撞入眼帘 ;

图源:小红书@灰灰是植物


午后,骑一辆单车沿滇池绿道飞驰,湖风裹挟着自由的气息;



傍晚,漫步东风坝七孔浮桥,看夕阳将水面染成琥珀色 。



住在这里

旅居不是逃离

而是与自然、城市的一场浪漫共舞

更不必说

这里街区热闹

主题活动不胜枚举

繁华和诗意可以随时切换……


穿越时光的历史漫游区


从巡津街的法式老建筑

到金马碧鸡坊的暮色光影

再到东西寺塔的唐风遗韵——

西山的街巷藏着昆明的前世今生



旅居于此,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眼都是文化的沉淀。



蓝花楹盛开之时,到铁皮巷邂逅一场紫色的梦;



开启一场巡津漫游,一身阳光一街梧桐,来一场文艺的Citywalk。



乐居村:

600年古彝村的“新隐居时代”


入选“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的乐居村,用土坯房、石板路和面包窑,诠释“小而美”的慢生活。



在这里,你可以:

住进改造后的“一颗印”民宿,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咬一口“九犀面包”的现烤欧包,感受麦香与古村的烟火气。



大墨雨村:艺术家的乌托邦


当老宅遇上新潮艺术家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大墨雨村的旅居者用行动回答:


他们改造旧屋,开工作室、办展览、做陶艺,让古村变身“美术馆”。



来这里,或许你会遇见隐居的古琴师,也可能在某个转角被插画小卖部治愈。



百草村:滇池边的“本草秘境”


因百草得名,因药香闻名。

在百草村,旅居是养生与自然的结合:



品百草药膳,吃一顿地道的观音山酱鱼。

住进最接地气的土土民宿,泡一壶滇红,听滇池水声入梦。



旅居西山

不止于“住”

是让生活与土地产生联结:



春天,到团结过梨花节,看千亩梨花,吃长街宴,上西山,过三月三民俗节日;



夏天,在滇池边支起帐篷,吹一吹湖边的风;


图源:小红书@0.xxyn


秋冬,钻进古村里的工作室,学扎染、做陶艺,把创意带回家;



冬天,邂逅西伯利亚的旅人,开启一场“鸥遇”……



来西山吧!

住进山海之间

把日子过成诗

你会发现:

“旅居”不是短暂的停留

而是与真实自我的一次浪漫重逢



昆明西山发布


来源:行走西山

编辑:张曼 康碧姝

编审:杨晓静 刘一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