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宁夏银川:南果落北地 相逢酿甜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9:50:00    

当南方的鲜果遇上北方的沃土,一场跨越山河的“甜蜜联姻”正悄然结果。近年来,随着农业协作的深入推进,南方的火龙果、樱桃、香蕉、百香果、草莓等特色水果“北上”落户银川,与当地的葡萄、吊瓜等传统果品联袂发展,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更催生出全新产业链条。这场“南果北种”的美丽邂逅,正以创新合作酿就乡村振兴的“共富蜜”。

马雅铃正在打理福红李。

福红李安家黄河畔 北方温棚迎来南方客

“橘生淮南”曾定义着作物的地理密码,而在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智能温棚和科学技术正打破地域限制,在“南果北种”的融合实践中,走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种植户马雅铃——这位“南果北种”的探路者,当指尖还沾着温棚里的晨露,她已迫不及待地分享起她与福红李的缘分。“这是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千里迢迢为我们量身推荐的宝贝。”她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果实介绍说,福红李的种植管理不费人工,且保障温湿度就可以提高存活率。

温棚内,百余株福红李树枝繁叶茂,青翠的果实缀满枝头,在阳光的轻拂下悄然酝酿着甜蜜。马雅铃穿行其间,指尖抚过每一片绿叶,精心照料着这些“南方客人”。2023年,这批来自福建的福红李跨越千山万水,在闽宁镇园艺村的温棚里扎下了根。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守候与观察,马雅铃惊喜地发现,该品种不仅适应了塞上水土,更在北方特有的昼夜温差与充足光照中焕发出别样风采。“果实的甜度比福建那边还要高出几分!”她的笑语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赞叹。

试种前两年,福红李的采摘价

格为每公斤百元,刚出棚就被预订一空。面对良好的市场反馈,马雅铃却始终保持着农人的清醒:“前两年我们主要是养护根系,通过疏花疏果让果子结得少,而今年就到了丰产期,预计5月底6月初上市。”

作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马雅铃的温棚就像一座“南果北种”的试验场:台湾果桑、益生菌西红柿、月露流星蜜瓜,各类新品种层出不穷。在闽宁协作的春风里,一批批援宁专家带来的不仅是新品种,更是一把把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这些远道而来的果树不仅挣脱了“淮北为枳”的桎梏,更在北方土壤中酿出东西协作的“山海情”。

“从前只敢想的小心愿,现在都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了。”马雅铃抚过福红李树的枝丫,仿佛触摸到了东西协作跳动的脉搏。这条“南果北种”的探索之路,正随着每颗果实的成熟而愈发宽广。

诸如芭乐、火龙果、樱桃、香蕉、百香果等南方特色水果,如今正以多元的姿态在银川绽放异彩。近些年,随着银川设施农业与育种技术的迭代,“南果北种”已从单点试种转向规模化探索,逐步酝酿出乡村振兴的共富甘甜。

洼路村的人参果已成熟上市。

科技助力为人参果破解“水土不服”

这段时间,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党支部书记华楠一遍一遍往种着人参果的温棚里跑,自从去年村里决定试种,他一直盼着果子能成,为村里带来经济收益。

掀开保温帘的刹那,热浪裹挟着清甜扑面而来,微风拂过,果香四溢,让人沉醉其中。只见果树枝蔓交叠成盖,一颗颗人参果缀满枝头。华楠摘下一颗,浅尝一口,然后喜笑颜开:“嗯,甜得很!今年这果子,算是种成了!”

华楠介绍,之所以选种人参果,首要看中的是当地富含硒元素和锶元素的优质土壤,种出来的人参果,不仅口感清甜,还富含营养。其次由于北方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果树引种成功后可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和产量。有了“天时”“地利”,更需要“人和”来帮助,在种植过程中,村民们采用了“三零技术”——零激素、零农药、零化肥,使得种出来的人参果绿色又健康。

从土壤禀赋到技术赋能的系统化升级,让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华楠介绍,去年村里试种两棚人参果,每棚1500株,初步预计每棚产量达到3000多公斤,他表示:“暂定采摘价格为16元每公斤,我们希望更多人能来尝尝我们种的人参果,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份丰收的喜悦。”

让南方水果在北方的冬天里找“春天”,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题。银川的种植户们借助物联网传感器捕捉果树的呼吸节奏,在温度、湿度、光照的多重配合下,才能破译出跨纬度生长的生命密码。今年开始,我市对老旧温棚实施改造,提升其保温性和智能化程度,改造后的这些温棚也将更适宜种植南方果树,美早樱桃、甜蜜蓝宝石葡萄、枇杷、芭乐、甘蔗、百香果等名特优新品种引入北方,也让银川“南果北种”的试验田里长出增收“新标杆”。

银川市已种植设施樱桃超千亩。

破译气候密码樱桃种出产业新图景

樱桃是我市较早期引种的南方水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集中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年产值接近0.5亿元,从引种、管理到销售逐步实现规范化,已发展成为融合乡村旅游的特色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北方果树,这些南方果树更适宜发展成为观赏、采摘作物,使游人可以同时观花采果。自3月下旬开园以来,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宁夏红樱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设施温棚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采摘观光。

走进樱桃温棚,处处涌动着春潮。上百棵樱桃树舒展枝丫,如红宝石般的果实压弯了枝条,游客们正穿行其中,感受着“南果北种”的全新体验。企业负责人夏娟介绍,

企业种植有4栋樱桃,品种有美早、萨米脱、布鲁克斯、黄樱桃等,近一个月时间已销售10余万元,采摘价格为每公斤180元左右。

“每到周末前来采摘的客人就特别多,周末基本能卖出1万元到2万元,清明节那几天差不多有百人以上来采摘。”夏娟介绍,目前4栋温棚已有2栋被采摘一空,剩下的樱桃预计可供“五一”假期期间游人采摘。

“南果北种”不仅让种植户吃上了果实,还端上了“旅游饭碗”。在金凤区良田镇林场社区吃品农场,2023年以来,这里引种了数百棵香蕉树,一串串饱满的香蕉挂满枝头,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

“南果北种”将发展特色种植与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游客游玩体验感,丰富了乡村文化旅游内涵。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围绕以农促旅、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研学于一体的优质多业态田园综合体。而这场跨越山河的“南果北种”之路,正在银川走出一条融合东西协作智慧、汇集现代农科力量与土地馈赠的产业链条。如今,越来越多的“北种”南果还进一步叩开了高端市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最为馥郁的注脚。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梁小雨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