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0:07:00
7月22日,里水镇防控工作呈现鲜明的“白+黑”节奏,一场关乎健康的“战役”正如火如荼开展着。白天,南海区委常委黄智斌、南海区政协副主席陈志刚和里水镇全体领导班子深入里水多个村(社区)开展直联工作,掌握蚊媒孳生地分布与防控难点,并清理积水容器。
夜色渐浓,马不停蹄入户拜访。南海区政协副主席陈志刚、里水镇党委书记邓秀娟、镇长余海生即刻转战大冲社区与北沙村,以一场场深入住户的“特殊家访”直抵防控前沿,直捣蚊巢,消灭蚊虫孳生的容器,宣传防蚊灭蚊健康知识,将白天的调研发现转化为夜晚的精准清患行动,让“全民攻坚蚊媒严防控”的号角响彻里水。
自7月21日全镇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吹响“三天灭蚊孳生地攻坚行动”号角,一场全民参与的“爱家卫生运动”已席卷里水。从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到普通居民,全镇力量闻令而动,以“白+黑”的决战姿态,织就一张严密的防控天网,使蚊虫赖以滋生的积水容器无所遁形。
南海区委常委黄智斌到新联社区开展督导工作。
到一线去
直捣蚊巢 夜访攻坚树标杆
夜色渐深,行动正酣。在大冲社区,邓秀娟走访了药房、出租屋、闲置屋、个体经营户等地,细致检查阳台、天台、厨房、卫生间等角落。花盆底托是否存水?闲置瓶罐是否清理?水生植物是否定期换洗?邓秀娟一边动手示范清理,一边耐心向居民讲解防蚊灭蚊的核心要义:“蚊虫繁殖离不开积水,清理这些小小的积水容器,就是掐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链条的关键!”
在某药房,除了检查积水容器,邓秀娟还现场做“考官”,仔细询问药房退烧药的购买情况;在一出租屋,她深入厕所、阳台等地,用手电筒检查每处可能存在积水的地方,叮嘱经营者要及时搞好卫生,杜绝积水情况;在一闲置屋,邓秀娟从一楼检查到楼顶,当发现楼顶水龙头有漏水情况,要求负责人快速整改,及时封盖……
邓秀娟检查某药房。
这种面对面的检查、手把手的教学,将“翻盆倒罐清积水”的行动要求与“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疫情”的科学理念,深深植入里水居民心中。
邓秀娟强调,一是要培训到位、精细入户;二是要清理闲置旧屋和积水容器,少养善养水生植物;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和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工作。具体而言,要注意收集各单位建议,一次入户要有一次收获,让错误行为不再犯。持续开展培训,工作人员认真观看培训视频,在入户过程中清楚知道可能存在积水的地方,及时清理积水和容器。在群众宣传、理解和接受度上多下功夫,发动村中热心人士一起来帮忙。同时,要持续开展培训,做好“布雷图指数”检测员,建议群众少养善养水生植物。
邓秀娟检查村民家中植物。
邓秀娟希望,这样的行动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直到所有人形成共识,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在这过程中,注重要广泛发动群众力量,利用老党员、退休干部和社团负责人等力量,组成村的宣讲队,将防蚊灭蚊的健康知识声音传递出去。
在北沙村,余海生在检查过程中强调,接下来要继续围绕灭容器、倒积水展开行动,针对市场、工地等重点区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相关措施。
陈志刚(右一)、余海生(左二)等人清理积水容器。
当日下午,行动的紧张氛围早已弥漫。陈志刚深入里水镇新兴、和顺、汤村等村(社区)和辖区企业,实地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在开展入户走访过程中,他重点检查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园林绿化等区域环境卫生、特别是容易积水的角落和闲置容器的清理情况。
在村(社区),他还详细询问防控措施落实、布雷图指数监测及群众动员情况,要求村(社区)干部依托党建网格,挂图作战,将防控工作做细做实,不留死角。
党建领航
“三带头”指引 三级网格聚合力
里水此次攻坚行动的迅速铺开与高效运转,其核心引擎在于深化“爱家卫生行动三带头”工作指引,并充分发挥了“三级党建网格”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
这份指引为全镇党员干部划出了清晰的责任线和行动表——书记领航带头讲:各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深学一层”掌握防控核心知识与科学方法,并“讲好一课”面向骨干队伍进行主题宣讲,确保知识传递“对象全覆盖”。
干部下沉带头访:依托“党建三级网格+双报到”机制,攻坚期间集中力量下沉,开展“特殊家访”。入户遵循“三步走”:“查积水,无遗漏;教三事(防、灭、清),贴标识,馈问题”。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同步排查隐患、普及知识、收集民意、解决困难,实现“白天+夜晚”全覆盖走访。
党员干部在建星村清理积水。
党员带头承诺清:全体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践行“护家清隐患”承诺。从自身做起,严格检查并清理户内外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盆景托盘、瓶罐、水缸、空调接水盘等),做到“翻盆倒罐”、反扣闲置容器、及时清理并科学处理积水,及时更换清洗水生植物容器。
石塘村党员干部清理积水容器。
党群同心美家园:动员群众开展“搬家式”清洁,鼓励种植驱蚊绿植(艾草、薄荷等),并将蚊媒防控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小区公约,培养居民“时时清积水、处处讲卫生”的长效习惯。
宏岗村党员干部检查水生植物。
金峰洲社区党员干部及直联团队检查水生植物。
7月22日下午,正是这一工作指引全面落地的时刻。各村(社区)按照“三级党建齐发力 攻坚蚊媒严防控”主题直联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下沉干部、党员骨干、网格员、楼长、经济社干部等力量迅速集结,按照分片包干原则,深入网格,对照指引要求,逐项落实宣讲、家访、清理任务。三级党建网格环环相扣,责任链条层层压实,将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蚊媒防控的磅礴力量与高效执行力。
同声社区网格员入户宣传。
在赤山村村民李永昌家中,新装修的家中摆放了不少绿萝,赤山经济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李国强入户派发宣传单,帮着他清理装有积水的容器,李永昌说,清理好家中积水容器,不让蚊媒有孳生的可能。
赤山村党员干部入户宣传。
基层新治
白岗棠溪率先构建指数联动考核新机制
而在深化“布雷图指数”运用、着力构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探索实践中,白岗社区棠溪经济社率先突破、精准发力,迈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关键一步。该社迅速响应上级部署与居民健康关切,高效组织全体股东代表及党员进行民主表决,并获得一致通过。
其创新性举措在于,在既有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框架内,前瞻性地增设了“蚊媒传染病防控”专项考核条款。依托该专项条款,配套建立了强有力的“奖惩联动”机制:对防控成效显著的片区或个人予以激励,对落实不力、问题反复者则明确责任追究。这一制度创新,不仅为精准防控蚊媒传染病构筑了坚实的常态化屏障,更显著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科学性、靶向性和可持续性,有力保障了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和居民健康福祉。
积水容器的彻底清理,关乎当下蚊媒密度的下降,更是为“长效防蚊”机制筑基的关键一步。当“翻盆倒罐”成为千家万户的习惯自觉,当“无积水”成为里水人居环境最鲜明的标识,健康的防线才能真正坚不可摧。
这场灯火通明的夜战,清的是容器,立的是屏障,守的正是万千百姓的健康。白昼黑夜的接力奋战,映照出的是里水镇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定信念,也是党群同心、共筑家园防线的动人篇章。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陈志健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谭兆良 谭少彬 何志锋 邓清华 刘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