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劳模、湖北客运司机邓兰舟:17年捎货10万余件,把每趟行程当成守护家人的旅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7:10:00    

4月29日,深耕基层17年的全国劳动模范邓兰舟,走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他是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一名农村客运司机,多年来,他坚守在陡峭的山路上,用车轮连通偏远乡村,又因为义务帮乡亲们“带货”,成为“大山的儿子”。

从柴米油盐到药品包裹,他用笔记本和微信留言细心记录每一份托付,以平凡点滴诠释劳模精神——能吃苦、能吃亏、能奉献。

17年来,他累计义务带货10万余件,足迹遍及8000余名村民家中。

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在的五峰三农客运有限公司成立了“邓兰舟车队”,目前7条农村客运线路司机加入义务带货、应急救援队伍,服务覆盖5个建制村8000余人。

5月1日,邓兰舟告诉九派新闻,他只是无数农村客运司机的一员,他和这个行业的其他人做着同样的事情。现在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会把大家的这份认可化作动力,更好地服务乡亲们。

【1】17年义务带货10万余件

清晨6点,山中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透,邓兰舟就把客车启动,从海拔近1700米的湖北五峰镇麦庄村大岩屋候车亭出发,一路开到海拔500多米的镇上。五峰镇山大人稀,这条近40公里、路陡坡多、弯道多的公路,连接着村子和外面的世界。下午,他会再开着车返程。

邓兰舟开车行驶在山间。图/三峡广电视频截图

因为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出去一趟不容易,大家就会请邓兰舟帮忙捎点东西。久而久之,“鄂E22227”成了村民的期待。遇到在路边等候的村民,他鸣笛示意,然后停下车。

“我要麻烦你帮我带点东西。”

“带么子?”

“香蕉啊,苹果啊,小挂面,红糖……”

有时候要带的东西太多,邓兰舟就在小本子上记录下来,这么多年,他的记录写满十几个笔记本。

“下午也在这里等啊。”村民笑着说。

“好。”邓兰舟点头应答,一般都是他垫付,买回来后村民再给钱。前面还有别的人在等,可能让他帮忙捎点东西出去,也可能让他帮忙买点东西回来,邓兰舟开过去就像在游戏里沿途拾取“任务”一样。正常开完这条路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邓兰舟走走停停,载客捎货,往往要近三个小时甚至更久。

邓兰舟小本子上记录下的部分带货清单。图/受访者提供

“每天至少帮忙带几件东西。”除了在路边等,乡亲也会直接给邓兰舟打电话,他的手机里存了几千个电话号码,多的时候一天接四五十个电话,少的时候也有一二十个。

鸡蛋、水果、饲料、药、被子,一开始带的都是小东西,后来大件也请他帮忙,农机配件、上百斤的饲料,也“搬”上了鄂E22227客车。小东西邓兰舟顺手就给村民带了,太大件就会收点油钱。

邓兰舟帮村民采购东西。图/受访者提供

每天把车开到镇上后,邓兰舟把带出来的东西交给对应的人,然后去“采购”。这家要几斤苹果,那家要两桶油,东边的奶奶家要一条活鱼,西边的大伯家要两盒感冒药,从柴米油盐到鱼肉鲜果、从建材农具到快递包裹,他“采购”十几年,和镇上的商家混得熟透,他知道哪里的米面最便宜,也知道哪家的水果最鲜甜。“我去买得多了,人家给我的价钱都会便宜一些。”

返程,邓兰舟把采购的东西交给在路边等候的村民。村里有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邓兰舟把车停到终点站后,就会骑上摩托车去给他们送东西。

17年来,邓兰舟累计义务带货10万余件,足迹遍及8000余名村民家中。

【2】村民等他回去吃饭

2008年,麦庄村开通了首辆客运车,23岁的邓兰舟成了客运司机。“村里一些老人行动不便,看到他们有时候买一点生活用品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心里也不是滋味。”他便开始帮他们带东西。

邓兰舟说,还没开始成为客运司机之前,他在姨父的车上当售票员。他每天看到姨父特别忙,一会儿在搬货,一会儿在打电话,一会儿又在采购东西。邓兰舟觉得非常奇怪,问这些东西都是给谁带的。“他说是给沿线的乡亲们带的,因为这段时间农忙,大家都没有时间进城,所以跟他说一声,他就把东西给带回去了。”

不只是姨父,其他客车司机也会给村民带东西,邓兰舟算是“传承”了这个习惯。

而让他坚持下来的,还有村民回馈给他的无数善意。

乡亲对邓兰舟赞不绝口。图/湖南卫视视频截图

有一次,一位大伯把一大块腊肉塞给邓兰舟,“去年你帮我带的饲料,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啊。”

又一次,寒冬腊月,一位大姐家杀了年猪,想请邓兰舟去吃杀猪饭,又担心他没时间,就走了10多里山路来路边等他。而这一切,只因为他帮她带过一点年货。

还有一次,有个老乡请邓兰舟帮忙带点东西到镇上,到了之后打开一看,是老乡给他的一只鸡,还留了一张小字条,写着:“客运师傅,品德高贵,值得信赖,请收下心意。”

冬天山里冷,大雪封路时有发生,邓兰舟有很多次醒来时,发现村民们正在铲公路上的雪,就为了让他开车更安全点。平时路上哪里有大石头拦路了,村民也会自发拿着大锤去把石头敲碎。

邓兰舟说,村里的人像大山一样,沉稳、内敛、可靠,他们不会说很漂亮的话,却一直在用行动表达他们的谢意。人性的淳朴和善良,在他们这儿传递、循环。

“大家把我当儿子一样看,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东西,都给我攒起来。”每天回到村里,把车打扫干净、检查一遍之后,邓兰舟就去老乡家里串门,“他们经常喊我去吃饭。”这家坐着聊会儿,那家坐着唠会儿家常,一天就过去了。

村民等邓兰舟回去吃饭。图/长江云视频截图

刚入行的时候,邓兰舟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他坦言自己也有抱负,也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后来在日复一日的开车、带货中,他一直没有空出去。现在,因为热爱和责任,他不想出去了,觉得能开好车亦是价值的体现。

【3】车队每天送快递300余件

除了帮村民带东西,在客运的运营上,邓兰舟也积极听取村民的建议。

村里有不少孩子在镇上读书,往往需要周天一大早坐车去镇上。大约十年前,村里一个阿姨找到邓兰舟,说担心孩子太早去镇上,下午才进校,间隔时间很长,担心孩子有危险,问能不能增加班次。

邓兰舟听取了这个建议,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只有往返一次的车,而在周五和周天,分别加了一趟车接送学生。“周五中午十二点半直接到学校门口接孩子们,然后开回村。周天的话下午两点左右从村里出发,送孩子们去上学。”

随着时间推移,邓兰舟良好的服务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司机也加入“送货”的队伍中来。2022年,在邓兰舟的影响下,他所在的五峰三农客运有限公司成立了“邓兰舟车队”,目前7条农村客运线路司机加入义务带货、应急救援队伍,服务覆盖5个建制村8000余人。

此外,他们还成立“邓兰舟志愿服务队”,组织492名志愿者开展活动900余场,惠及3万余人。

有了车队,邓兰舟充满信心,因为他们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025年5月1日,即五一劳动节当天,邓兰舟和车队协调排好班次,穿梭在大山中。

“以前我们各跑各的,有时候有的路线等不到客人,有时候有的路线有人却没有车,现在大家统一排班、协调合作,提高了效率。”邓兰舟说。

不仅如此,他们还和各个快递公司达成合作,负责将快递送到路线所在村庄。“现在整个车队一天至少送300个快递。”

邓兰舟帮村民送快递。图/受访者提供

提到快递,邓兰舟笑着表示,以前他给村里捎东西,除了给村里老人带米面粮油,更多的是村里的东西“走出去”,比如村里的腊肉、土鸡蛋、笋干等产品,村民会托他帮忙寄出去。现在,随着物流越来越方便,网购也成了村民的日常,水果、小电器、按摩椅,甚至海鲜,都源源不断寄到村里来。邓兰舟能明显感觉到乡亲们的消费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日子过得比以前红火了很多”。

这份“红火”,也体现在村子的建设上。最开始,村里的路是泥巴路,后来铺设了3米宽的水泥路,现在又升级到5米宽。路越来越好,路两边的房子也越修越好,和以前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行驶在路上,邓兰舟能看到村子在一点点好起来,心里也觉得人生越来越有奔头。

邓兰舟扎根深山、勇于创新、默默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时代风尚。近年来,他先后获评湖北省劳动模范、2022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闪亮榜样。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670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邓兰舟就是其中一位。

邓兰舟参加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图/国新网

这是他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心中无比激动、震撼。“我突然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在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上说:“不管天晴下雨,我每天发车前必须仔细检查车辆,保持车辆的卫生,让人和车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把每一趟的行程就当成守护家人的旅程。我觉得,这些小事看似平凡,正是劳模精神的体现。这种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精神,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也会不断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走。”

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和赞赏,但邓兰舟觉得,他只是无数农村客运司机的一员,他和这个行业的其他人做着同样的事情。现在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会把大家的这份认可化作动力,更好地服务乡亲们。

九派新闻记者 温艳丽

编辑 武菲菲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