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赤水:逐绿前行 点绿成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21:00    

赤水市城区全景。(王怀茂摄)

兴业·强县·富民

赤水河奔腾不息,两岸竹海翻涌似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赤水丹霞璀璨夺目……今天的赤水,正生动演绎着一场“点绿成金”的发展实践。在竹林深处,竹荪宛如撑起的“致富伞”;酿酒车间里,高粱化为香醇的“黄金液”;丹霞景区和民宿则点亮了“夜经济”。

竹产业创新发展生机无限

赤水市竹海景区。(王怀茂摄)

赤水132.8万亩竹林不仅是迷人的风景,更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清晨,晨雾笼罩着葫市镇金沙村,钢索滑轨系统尽显“竹林速运”的智慧。

山间的滑丝运竹装置是竹农运输竹子的好帮手,它由滑丝桩、滑轮、钢绳、滑绳等部件构成。只需2至3人操作,28秒左右就能将400多米外、重达200多斤的竹子快速、平稳地运至山脚下。

竹农石银贵介绍,搭建一套滑丝装置大约需要5天,其可移动性强,半天就能拆卸并转移到下一个运竹点,非常适合山地运输。

2024年,葫市镇借助东西部协作项目,新建成一条3.2公里的产业路并通车。这条路路面宽4.5米,让高桥村、尖山村、金沙村的268户群众受益,为大家出行以及竹子砍伐、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

村民学习竹编技艺。(张浪摄)

为延长竹产业链,在大同镇,非遗竹编手艺人杨昌芹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创新竹编方式和产品。通过订单、劳务用工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把“生产线”搬进群众家中,实现订单式竹编生产。

在此基础上,部分工人还学习竹编画等新技能,提升竹编技艺水平,增强致富本领,传承非遗竹编文化。

林间空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在大同镇四洞村,脱贫户黄星灿夫妇正在查看竹荪生长情况。“竹林下种竹荪,湿度和温度都刚刚好,林下空地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他们轻轻掀起覆盖的竹叶,只见乳白色的菌蛋已经冒头。这种“竹菌共生”的种植模式在官渡镇、长期镇、葫市镇等地推广开来。

赤水竹产业不断创新发展。走进赤水经开区的竹类加工企业,机器轰鸣声与竹香交织。在生产车间,竹子经过破碎、蒸煮、漂白等工序,变成雪白的竹浆。技术员指着生产线介绍:“每吨竹浆价格可观,而且更加环保。”

竹子的价值不止于此,“以竹代塑”的赤水方案令人称奇。在贵州宸竹盛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竹粉被加工成农用塑料膜、购物袋、垃圾袋等生物降解产品。公司副总经理王祥介绍,这些产品在室外环境下,200多天就能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

据悉,该公司计划在2027年建成150条生产线,生产竹纤维纸箱、箱包等十几种全生物降解产品,助力赤水“以竹代塑”发展,为国家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全链条做足“酒文章”

村民参加高粱种植技术培训。(张浪摄)

春日里,赤水干部群众一同开展新一轮的高粱种植。今年,官渡镇构建“技术能人驻点+订单保障+试验推广”产业体系,高粱育苗基地内新芽萌动。

高粱作为酱酒核心原料,赤水通过“党支部+企业+种植大户+农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高粱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赤水地处北纬28°,冬暖夏热,风速适宜,河流众多、水质优良,是酱香白酒黄金产区。1300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其丹霞石酒窖、紫红泥封窖对酿酒大有益处。此外,132.8万亩竹海推动“以竹代塑”,让酒包装更具生态特色。

多家酒企落户赤水,规划产能不断突破。各酒企在传统“12987”酿造工艺基础上,推动高粱种植、基酒酿造、包装物流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赤水河两岸,酿酒车间灯火通明,独特的地理、生态要素孕育出酿酒传奇。

3月20日,第112届全国糖酒会(酒店展)在成都开幕,赤水多家酒企组团参展,表现亮眼。百年赤水酒业首秀便吸引近百家意向客户,其辉煌酒获先锋产品奖。赤水酱香酒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竹都小酒签约10家经销商,与50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

如今,赤水酱香酒产业走在传承与创新之路,酒旅融合趋势凸显。赤水着眼游客需求,全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红军大道赤水旅游美酒美食街区建设正酣,融入赤水美食、酱酒竹文化元素,规划五大特色功能区。赤水市文旅局副局长陈海涛表示,街区将汇聚熊猫宴等特色美食,预计4月底完工,将成为赤水文旅新窗口。

“山水流量”转化为共富动能

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张浪摄)

在丙安镇丙安村,70余名工人正在加紧装修民宿项目——素日青禾悬崖瀑布野奢酒店。酒店外,赤水河碧波荡漾,丹霞山色层峦叠嶂,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村民林下乌骨鸡、油纸伞销售,实现“以宿带产”。

春日的葫市镇天鹅堡·天岛湖景区,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居。随着气温回升,景区迎来众多旅居者,他们或长租湖畔民宿,或暂居山间民居,沉醉于山水之间。湖面上,阳光洒下,波光粼粼,黑天鹅悠然游弋,与旅居者共享春日惬意。

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感叹:“开窗见湖光山色,下楼遇黑天鹅,这样的生活太美妙了。”

此前她来此避暑,听闻春日景色迷人,便再度前来。景区也在积极筹备,规划新停车线、检查更新设施,迎接更多游客。

天鹅堡·天岛湖景区。(张浪摄)

清明假期,赤水迎来开春后的首个旅游小高峰。独特的地理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云南万人包机团的首批游客从云南乘包机抵达茅台机场,再转车前往赤水,全程仅需两个多小时,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

据悉,此次包机专线由赤水联合云南多家旅行社共同推出,从清明假期开始持续至6月份,计划飞行100个架次,为更多游客提供便捷出行服务。

贵州金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赤水近年来首次迎来云南包机团,行程覆盖赤水丹霞旅游区的佛光岩景区和大瀑布景区、四洞沟景区。未来,景区还计划针对杭州、上海等地开通包机专线。

在赤水,山水城共生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赤水凭借生态优势与创新举措,推动旅居产业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