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一次,不得不去这个千年古村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39:00    

在江西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

藏着一座被时光眷恋的“千年古村”

在漫长的岁月中

这座江右民系聚居村落

默默留存下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

被誉为

“中国古代农村文明活化石”


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全景。(李华东 摄)


这座古村

便是乐安县流坑村

它始建于五代南唐

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

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宋明两代,这里文风鼎盛

明清之际,这里商贾繁荣

流坑人向来崇文重教,英才辈出

代代传承的耕读文化

宛如细腻笔触

在这片土地上

绘就了田园诗意的绝美画卷


大型实景剧演出《流芳》。(邱志超 摄)


流坑村的古建筑群

巧妙融合了科举、商贾、宗族

等多元文化

是研究传统社会结构的珍贵样本

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流坑古村。(王庆华 摄)


宁静的乌江从村边缓缓流过

如同一位忠实的守护者

见证着村庄的岁月变迁


这里处处诉说着赣派民居的独特韵味

“七横一纵”的巷陌布局

如棋盘延展

260多栋明清古建筑

高耸的望楼与坚固的村墙

共同构建起严密的防御体系

连通乌江的码头

曾见证无数商船往来

如今的商街

依旧保留着往昔的繁华


流坑古村大宾第建筑群。(张泽群 摄)


村里的民居多为二进一天井格局

木雕窗棂、砖刻门楣、彩绘梁柱

每一处细节

无一不彰显着无限匠心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老宅

门楣上的繁复雕花

被岁月打磨得温润

石板路蜿蜒向深巷

走在上面

仿佛闯入了古人笔下的水墨长卷


2023乐安流坑半程马拉松比赛现场。(欧阳小明 摄)


流坑村

堪称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鲜活见证

回溯历史

这里科举之风盛行

状元楼、翰林楼、董氏大宗祠遗址等古迹

无不讲述着

“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的

传奇故事

以及“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的

辉煌过往

尽管门楣上

“大夫第”“进士第”的匾额略显斑驳

却掩盖不住昔日的荣光


流坑古村文馆。(黄清华 摄)


祠堂中的碑刻

清晰地记载着每一位进士的姓名

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骄傲

登上江畔的状元楼俯瞰

飞檐斗拱恰似展开的线装书页

古韵十足

踏入古宅丛中的文馆

墨香似乎还在梁间萦绕

在这里

科举的荣光与宗族的传承

交融共生


青山环抱、江水环绕的流坑古村。(欧阳顺 摄)


这里也是山水田园的诗意栖息地

三面江水绕村,四周青山叠翠

春赏油菜花海

夏听乌江潺潺

秋收稻浪金黄

冬观古建覆雪


时至今日

村民依然沿袭着传统农耕生活

传承着手工竹编、古法酿酒等

古老技艺

在这里

烟火气与书卷气

相互交织

构成一幅充满生活温度的画卷


“理学名家”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明代后期建筑。(张泽群 摄)


漫步青石板巷

时常能看到孩童们嬉戏于祠堂前

千年的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

董氏宗祠文化底蕴深厚

祭祖、修谱、节庆等传统仪式

延续至今

600多块匾联高悬门庭

铭刻着“理学名家”“五桂联芳”等

家族荣耀


大型实景剧演出《流芳》。(黄清华 摄)


村中“流芳”古戏台

偶有戏曲咿呀开唱

演员们粉墨登场

唱尽人间忠孝仁义

唱不完绵绵的乡愁


2023乐安流坑举办半程马拉松比赛现场。(欧阳小明 摄)


你是否曾幻想过

在千年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尽情奔跑

耳边是晨风轻吟

脚下是历史回响

眼前是黛瓦白墙

转角处

或许还能邂逅一场

非遗文化的奇幻冒险


2024江西古村跑(流坑)传统村落挑战赛。(邱志超 摄)


2025年4月

江西乐安流坑古村

一场“穿越时空”的奔跑之旅

即将开启

奔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每一步都像是在解锁文化密码

每一步都深烙着历史的痕迹


2025江西古村跑(中国流坑)

传统村落邀请赛

暨贵州村超友谊赛

在此联动登场

以“文化+体育+旅游”的创新模式

邀请你用双脚去丈量时光的厚度

亲身感受流坑村的独特魅力



古村晨韵。(李华东 摄)


这一次

不得不去流坑了

让我们

一同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看时光变幻

岁月变迁

在奔跑与漫步中

感受古村的脉动

真正的千年

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

而是古村屋檐下跳动的

鲜活人间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江西频道(作者:戴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