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9:20:00
清晨,早高峰的地铁出口涌出匆匆人流,不少人的目光被身旁书城橱窗里的新书吸引。暮色四合,疲惫的归者步入书城,仿佛瞬间被暖光与书香包裹,卸下满身倦意。当风雨突袭,书城又化身天然的庇护所,不少市民倚靠书架,躲进文字世界里安然等待雨歇。
紧邻南京地铁玄武门站1号出口,凤凰国际书城如同一个扎根于城市脉搏中的静谧港湾,已与穿行不息的地铁相伴近20载。它使行色匆匆的交通枢纽周边不单是客流集散的节点,还形成了一处可以随时沉浸、短暂休憩的“文化绿洲”。光阴流转中,这座书城充分利用商业空间,悄然演化为南京市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站。
凤凰国际书城
当代艺术绘国学 以“善”治愈众人心
7月起,凤凰国际书城负一楼迎来大波“流量”——“BaoBao来了”沉浸式治愈系艺术展南京首展在小红书上火了,彰显着“首创经济”的蓬勃活力。一个多月来,上万名观展者手捧《了凡四训》诵读本走进展区,在满怀童真的彩色艺术天地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你乱采花了吗?”“面对流浪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入场前,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支笔和一张“灵魂三十问”答题卡,对应着展区墙面上的不同问题。场馆内,不少年轻观众低头认真答题,最后计算总分,测试自己的“治愈指数”。
“BaoBao来了”沉浸式治愈系艺术展
“我们引进的‘BaoBao来了’特展以明代官员、思想家袁黄的家训类著作《了凡四训》为设计灵感,通过温暖而治愈的艺术表现形式向社会传递善意。”凤凰国际书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了凡四训》是袁黄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修养而作、留给子孙的家书,以自己积德行善而改变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修身的智慧,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BaoBao来了”沉浸式治愈系艺术展提炼书中的关键字“善”,结合绘画、雕塑、装置艺术、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力图让每个观展者都能得到内心的片刻宁静和治愈。“另外,每张门票都有1元钱用于捐赠公益机构组织,我们相信,‘你送出去的每一颗糖最终都会回到你的手上’。”
戴着领结、竖起大拇指的鸭子“福嘎”源于福州方言“丫霸”,意味着“很优秀、很厉害”;代表“EQ”的小猫美咪,一副慵懒却看透一切的模样,寓意当代人张弛有度的生活态度;形象可爱的“虫虫”与“冲冲”谐音,象征拥有突破万难的勇气、一路向前冲……展览现场,由艺术家余涵淼精心设计的12个角色闪亮登场,以小男孩BaoBao为首的“善”及其不同寓意的怪兽朋友们分布在各个展区,可爱而又怪诞,吸引观展者探秘寻宝、拍照打卡。市民吴女士正以镜头记录着雕塑前女儿的笑颜:“这些角色设计得非常有趣,向人们传达着正能量、善良和美好。我最喜欢的还是小鸡‘喔喔’,希望大家都能一路飞升节节高。”
文化墙上,观展者留下“身体健康”“日进斗金”等美好心愿,组成壮观的“祝福之海”;盖章区里,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打卡套色印章……“我们的展览将持续至12月末,希望通过多元的艺术呈现,为观展者带来好玩有趣的互动体验,治愈一切不开心。”凤凰国际书城工作人员表示。
非遗之约伴书香 筑造文化“新绿洲”
楼下,“BaoBao来了”沉浸式治愈系艺术展带来国学经典与当代艺术跨界联动的心灵滋养;楼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的“非遗之约”联展正在凤凰美术馆内精彩呈现,昆曲的婉丽典雅、篆刻的古朴雄浑、书法的变化无穷,交织成一首动人的非遗诗篇。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的“非遗之约”联展
时间倒回2021年10月,伴随着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再次焕新蝶变,以“卷曲书卷”为设计灵感的250平方米凤凰美术馆在书城五楼落成,正式向公众开放。早期,凤凰美术馆也曾面临专业运营薄弱、客流依赖书城自然流量的困境。为深度融入南京文韵悠长、文艺蓬勃的城市氛围,凤凰国际书城充分挖掘“以书为媒”的渠道优势,结合自身的出版文化资源,引入专业策展团队联合运营美术馆,推出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在之后四年的发展历程中迅速打响品牌,蜕变为南京文化新坐标。
今年1月,凤凰国际书城联合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举办楹联展及送春联活动,吸引800多名市民现场参与拓印体验,观展人流逾3000人次,为蛇年新春送上吉祥如意的文化祝福;2月,邢健健“如歌的邢板”油画展开幕,结合女神节主题沙龙,吸引观众近2000人次……凤凰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前5个月每月一场高质量展览,已吸引观众近万人次,衍生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5倍。
6月中旬,柯军工作室正式落户凤凰美术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空间焕发别样活力。记者了解到,柯军工作室计划推出“昆曲万象研习营”,每周开设戏服穿戴、昆曲吟唱、工尺谱临摹等沉浸式体验课程,以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昆曲园林”、感受“春色如许”。此外,凤凰美术馆倾力打造的“昆曲非遗工坊”进校园、草圣故居传统书画研学、“戏曲文化走廊”研学等项目,正将艺术教育的触角拓展至更加广阔的领域。
凤凰美术馆的焕新,恰是整座书城蝶变的生动注脚。纵观凤凰国际书城的发展历程,总是与“文化”二字相伴相生:2008年9月28日,书城华丽亮相,树起全国书店的创新标杆;2017年,全新打造的凤凰文化广场开业、凤凰云书坊24h书店开店,标志着书城由过去单体书城经营向综合性大型文化广场运营转变;2021年,书城再次“涅槃重生”,将原有六层、总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的空间重新规划改造,打造面向文化人群的精神家园“艺先锋”、满足学习一族需求的“知学堂”、融合各类人群聚集交流的“盒子式”功能体验馆等多元主题……
“这里不只是买书的地方,而且是安放精神、邂逅美好的心灵空间。”正如一位书友写在留言本上的文字,今天的凤凰国际书城已蜕变为集“品质文艺生活栖息之所、文化商业潮流体验空间、年轻人的艺文打卡天地”等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日均5000人次、节假日近万人次的稳定客流,见证着南京人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热切向往。这座“中国超级书城”“江苏最美书店”正成为无数书迷心中的“理想国”,成为湖南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现代都市中一个多元的公共文化空间范本。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文 王嫣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