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37:00
本报讯 (张 亮 记者唐志红)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依托DeepSeek模型,探索打造的“西安市企业产品标准智能诊断服务平台”AI智能体(以下简称“智能体”)进入试用测试阶段,标志着该市企业产品标准合规性“智能诊断”时代即将到来。
据悉,为紧跟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步伐,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针对企业因标准指标更新滞后、标准编写不规范等面临的法律风险、合规成本增加等问题,该局经过深入调研、数据分析及应用场景测试,创新性地开展了“AI+标准化”实践,成功实现企业产品标准合规性的智能诊断。这一举措既帮助企业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又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净化了市场环境。
目前,智能体1.0版已在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内测,在产品标准的结构诊断方面已达到预期使用效果。根据企业反馈,该局将重点对智能体技术参数、使用环境、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记者了解到,智能体具备三大核心功能。
首先是企业自检便捷化。智能体可自动识别企业标准编号、引用标准时效性、结构规范性等,即时预警“术语定义冲突”“指标低于国标”等9类高风险项,并生成红/黄/绿3色风险评级。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智能体起草产品标准草案,有效实现降本增效,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估算,帮助企业降低标准研制成本60%,自我声明合格率提升95%。
其次是标准监管智能化。通过智能体辅助检查,减轻基层行政执法压力,抽查效率提升90%,问题识别准确率、速率超90%,据估算,年度抽查企业数量可由100家增至3000家,提升30倍。监管部门可合理布局执法资源,聚焦高风险领域,实现“靶向监管”,提升执法效能。
最后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企业在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前提前自检和监管部门高效精准监管,为企业提供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同时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预计将大幅减少因标准合规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