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8:17:00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刀郎沧桑又深情的嗓音响起,《沂蒙山小调》被赋予全新生命力;万人合唱的声浪穿透夜空,将八百里沂蒙的豪情与温柔化作震颤人心的声波。这一刻,临沂这座 “山歌响起的地方”彻底火爆“破圈”!
这场爆火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源于“红色”的深厚底蕴,更火于“真诚”的双向奔赴。
刀郎,这位对民歌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音乐人,一直致力于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他的作品常常扎根于各地的传统民歌,通过巧妙地改编和创新,让古老的旋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在他眼中,民歌是土地的心跳,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情感与记忆。就像他此次对《沂蒙山小调》的演绎,在保留原曲悠扬骨架的基础上,融入电子音效与摇滚节奏等现代音乐元素,既让老一辈听众热泪盈眶,也让年轻人感受到了其中的澎湃力量,这也正是他对民歌文化理解的生动体现。
以经典致敬经典,刀郎临沂演唱会意义非凡。临沂,作为沂蒙精神的诞生地,“红色” 是这座城市鲜明的底色。这里诞生了《沂蒙山小调》《沂蒙颂》《跟着共产党走》等经典歌曲,每一个音符都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是真正的“山歌响起的地方”。
从刀郎的创新改编,到柬埔寨珍娜公主的国际传唱……如今,诞生于80多年前的“沂蒙山小调”正以独特的旋律和故事跨越时空,成为文化认同的纽带与情感共鸣的载体。
因一首歌,奔赴一座城。临沂,也已成为热度飙升的“网红城市”: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从 “水韵琅琊” 夜游演艺到琅琊古城国潮大秀……临沂正以红色的底蕴、厚重的文脉、时尚的活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然而,更让临沂“圈粉”的是,这座城市与刀郎、与游客之间那份直抵人心的真诚。
“民歌是土地的心跳,她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刀郎对民歌文化的诠释饱含对音乐的敬畏与执着,更饱含对沂蒙老区的真诚敬意。他以真挚的情感改编并一次次唱响《沂蒙山小调》,这份对音乐对山歌的真诚,令人动容。
而临沂,也用沂蒙人民最纯朴的情感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这份诚意。
为了这场演唱会,临沂上下发力,多部门协同,全力开启“宠粉”模式,以最优的服务、最燃的热情,为广大歌迷朋友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保障。
各部门联合,不仅开通多条高铁站、机场免费接驳专线、实行公交免费;还联动全市酒店商场选出“深夜食堂”、推出“歌迷专属优惠”;临沂文旅更是诚意满满,推出“一票多享套餐”,持演唱会门票可享多个县区多家景点免门费政策,让歌迷们在欣赏音乐之余,尽情领略沂蒙风光……
临沂市民的热情,更是将 “真诚”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临沂向全市人民发出“刀郎演唱会文明倡议书”;推出观演保姆级攻略“一码通”;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志愿者用热情指路;煎饼摊前,老板多塞给歌迷两个刚出锅的煎饼,笑着说“尝尝咱临沂的热乎劲儿”;出租车司机化身“城市推荐官”,一路介绍着临沂的美食与景点……这一份份淳朴的热情,让无数游客感受到“好客山东亲情沂蒙”的真挚情感,纷纷直呼 “被暖到了心坎里”!
近10万“刀迷”、游客们也用行动回应这份真诚。他们打卡红色景点,品尝煎饼糁汤,漫步沂河两岸,游览临沂景区,带动了临沂文旅产业“火”上加“火”。
源于“红色”的积淀与创新,火于“真诚”的传承与坚守。这场万众瞩目的音乐盛会,不仅是全国乐迷的狂欢,更是向外界展示临沂城市形象与文明风貌的重要窗口。临沂用一场演唱会,完成了一次惊艳的 “破圈”。这座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红色文化与传统民歌碰撞出的无限可能。
王慧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