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15:00
4月25日,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发布会在广州召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建新在现场发布了15件2024年广东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举措一:专利局广州代办处提供专利开放许可全链条便利化服务,完成开放许可声明383件,备案281件,覆盖6省39家企业,形成“线上登记2日办结”的高效模式,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举措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建立“多元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制定7项技术调查官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调查官“广知模式”,健全专家库与共享机制。五年来,技术调查官参与 6529 案,提速出具意见,提升审判质效,护航创新驱动。
举措三:广州市越秀区推出全国首单智慧建设领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越知1号”,在全省首次采用“信托+保理”结构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发行规模7800万元,创新了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债的新模式,使融资模式更具“生命力”。
举措四: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广州巡回评审庭、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一庭两中心”整体入驻中新广州知识城,实现专利、商标“双审查”资源全覆盖,形成“审查提速、保护强化、服务创新、人才集聚”的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新范式。
举措五:广州南沙建设首个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对比检索公共服务平台,首创三地知识产权对比检索服务,促进粤港澳知识产权资源深度融合。
举措六:深圳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纠纷化解、案件审理等全流程协作机制,多部门联动打击侵权行为、建立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以及行政确权与诉讼协调审理机制,覆盖全流程的部门协同大保护格局,有力提升保护效能。
举措七:珠海高效优化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以“平台整合+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实现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无缝衔接,全年处理案件4千余件,大幅压缩案件处理周期,实现维权与司法效能双提升。
举措八:佛山以“四个一”为抓手,探索镇街直联新路径,在制造业重点镇街布局保护工作站等站点,开展系列活动,协同执法并出具判定意见,实现镇街知识产权服务治理双提升。
举措九:河源连平构建“品牌建设+品质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连平鹰嘴蜜桃”地理标志产业升级为富民兴村的“甜蜜事业”,撬动鹰嘴蜜桃品牌高质量发展。
举措十: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深挖专利转化潜力,通过协会对接、需求调研、线上发布等方式,整合14 家研究机构1200余项专利上线,激活存量专利价值,赋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举措十一:东莞发布首个面向特定产业的版权质押融资产品—东莞潮玩版权贷,首批授信10.55亿元,标志着推进版权金融取得重要突破,赋能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举措十二:中山依托三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标准化提升镇街商标窗口能力、赋能企业发展、助力地理标志产业和织密地方保护网络,提升基层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举措十三:湛江徐闻构建“地理标志+数据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出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主导制定系列标准,打造并运用“徐闻菠萝产品价格指数数据集”,指导错峰上市,带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实现“菠萝出海”。
举措十四:肇庆怀集整合地理标志与“怀集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吸引全县优质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品牌矩阵,全年,地理标志产业产值约15亿元,出口额约4亿元,以公用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举措十五:清远创新构建知识产权“嵌入式”服务体系,围绕 “五大百亿” 农业产业,以专利导航破技术瓶颈,培育品牌,组织参展,强化保护,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增效。
南方+记者 宾红霞
【作者】 宾红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