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勠力同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21:29:00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抵抗仅持续18天,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里,是谁在坚持抗日?书写了怎样的英雄史诗?如今,这段历史又是如何被悉心守护的?新华社四集微纪录片《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带你跨越时空,重温那些动人心魄的香江传奇。

1944年2月11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唐纳德·克尔中尉驾机轰炸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飞机不幸中弹,克尔带伤跳伞求生。在九龙观音山一带降落后,惊魂未定的克尔遇到了港九大队交通员李石。

虽然语言不通,但十几岁的李石临危不乱,一直比划着,带着克尔一路小跑,向安全地带转移。将克尔藏身于隐蔽的山洞后,李石便跑回去向游击队报告。

在港九大队的精心掩护下,克尔成功避开了日军持续半个月的搜查,安全离开香港。克尔回去后向上级报告:共产党在香港有坚强的力量,美军应与其合作。东江纵队在请示党中央并获得批准后,与盟军展开情报合作,为盟军对日作战提供重要参考。

2008年,唐纳德·克尔的儿子戴维·克尔来到中国工作。在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的大力协助下,戴维·克尔见到了营救父亲的老游击队战士,并向他们深深致谢。在重走当年父亲的逃生路线后,他感慨:“我们要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记得这些事情,以此来延续我们的感谢。”

戴维·克尔还透露,父亲留下一本战地日记,记录了从负伤跳伞到顺利脱险的经历。在各方努力下,《克尔日记:香港沦陷时期东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纪实》于2015年翻译出版。如今,戴维·克尔把东江纵队战士的照片当作“幸运符”,放在护照夹里。“它提醒着我,遇到困难的人可能会寻求帮助。我应该随时准备好,像李石一样,无惧危险、挺身而出。”

编导:李俞辉、查文晔、李小卉

记者:查文晔、李俞辉、阎月巧、王昕怡

摄像:刘展威、许朗轩、梁嘉骏

配音:王帅龙

包装:李小卉、邓冰雪、李俞辉

鸣谢: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亚太总分社

联合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