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社评:中国以和为贵,但坚决对经济霸凌说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0:45:00    

来源:环球时报

针对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4月5日,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指出,“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与此同时,中方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世界从中看到,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面前,中国展现出了“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大国风骨,亦展现出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以及促使美方回到正确对华磋商与合作轨道上来的鲜明立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但自双边关系正常化以来,虽然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但也书写了很多合作共赢的时代佳话,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在经贸领域,中美两国贸易在45年间增长200多倍,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互利关系,双方都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并有着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应当说,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共同做大“合作蛋糕”,是两国民众、企业界的一致期待。

如今,美国确实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制造业竞争力不足、一些本来强势的产业遭受挑战等,但美国政府错误地选择“自己生病、别人吃药”,一味推卸责任,诿过于人,动辄加征关税,甚至搞极限施压,不仅没有解决存在的问题,甚至已经对全球市场和国际经贸秩序造成重大冲击。早在2018年美方首次对华发起贸易战时,美国国内舆论就普遍认为它“让美国消费者承担了主要损失”。这一次,美方依然无法通过贸易战获得想象中的收获,这几乎成为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的普遍判断。而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中方始终坚持对话沟通,努力增进共识。中方秉持着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美国绝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全世界各国正当利益的基础之上。

有西方媒体称中国“11箭连发”的反制措施是对华盛顿的“相当重要的警告”。需要明确的是,中方依法为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采取的行动,绝不以伤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为目的。中国始终展现出尽最大努力将中美关系拉上正确轨道的决心,同时彰显了中方绝不纵容美方肆意践踏世界经贸规则、破坏中美间业已形成的稳定关系,以及危害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正当合法权益的坚定意志。需知,中美之间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和睦共处。

中美关系稳定对于两国人民和世界发展的利益至关重要,中方深刻认知到这一点,因此不搞对抗、不搞零和博弈,更不会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而是为中美关系注入稳定性与建设性,力促双边关系重回正轨。不管中美关系如何,中国对美政策始终保持着稳定性和连贯性,在两国各层级围绕中美经贸关系的对话中注入正能量,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尊重。

一个朴素的道理是,如果中美双方是所谓“谁占便宜谁吃亏”的关系,那么中美关系保持总体向前发展的势头就无从谈起。2024年全年,中美贸易额逆势增长3.7%,规模达到6882.8亿美元。2025年开年以来,美国多个产业的企业高管纷纷访华,并将科技创新视为新的合作增长点,继续加码对华投资。这些动态都指向了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事实:哪怕面临保护主义、单边制裁的阻碍,中美经济互补性的本质未变,中美经贸关系的韧性超乎想象,合作共赢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优解。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应当是“同行者与共赢者”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世界对绿色转型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全球化产业链依存度的日益加深等,都为中美共同探索合作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

历史告诉我们,当中美之间顺风多、逆风少的时候,是中美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黄金时期,不仅为两国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带来丰厚经济效益,而且增进了两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福祉。可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这一基本事实没有变,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化解分歧与矛盾,以自身言行为范,筑牢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根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