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10:17:45
修好这颗心,安好这条命。
《格言联壁》里有一段话颇为精辟: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贵在修心。
世事无常,修好这颗心,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惊慌,不迷茫。
01
朱熹曾说: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心胸宽广,看什么都能看开;心胸狭窄,看什么都不顺眼。
把心放大,才能不被琐事牵绊,不被喜怒左右。
三国时代,陈琳文采出众,在袁绍麾下的时候,曾经写檄文讨伐曹操。不仅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曹操的祖宗也没能幸免。
曹操看了气得要命。
后来曹操打赢了袁绍,抓到了陈琳。陈琳以为自己必死,谁知道曹操却饶了他。
别人问曹操为何,曹操说:那时候各为其主,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后来更是对他委以重任,军国文书都交给陈琳起草。
众人无不佩服曹操的心胸。
《家诫要言》有云: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
心胸狭隘的人,眼里只有鸡毛蒜皮。
一个人不在琐碎小节上纠缠,才能获得更大的格局,更广阔的未来。
02
《省心录》有言: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就像是水杯一样,内里中空,才能装进去水。
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有所进益,傲慢自大,只会故步自封。
清末时,张之洞的侄子中了进士。他得意洋洋,在家里大摆宴席,请了很多人来吃酒。
酒过三巡,把自己侄子的文章发下去给大家品评。
很多人碍于面子,说了很多奉承话,张之洞和侄子都有些飘飘然。
但是来的客人里,有个叫黄绍第的,文章卓绝海内。
他拿着张之洞侄子的文章,一边批,一边骂,点出其中种种不足。
张之洞惶恐离席,第二天对大家说:黄先生的评语,是完全正确的。
甚至带着自己的侄子亲自登门请教。
张之洞的侄子收起傲气,虚心向学,后来一直做到巡抚。
作家李尚龙说:人应该要求自己变得更好,而不应该总是自以为是,学会谦卑,才能让人走得更远。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常存不如人之心,一个人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更好地成长。
03
古人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时候,往往无关痛痒。
但是如果涉及自身,就很难做到平静客观。
武则天当政时,有个叫周允元的人担任宰相。
武则天邀请官员一起进餐,席上武则天让大家都讲一句对国家有益的话。
周允元就讲了一句:耻其君不如尧舜。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马上就恼了,直接骂周允元影射皇上不贤明,不怀好意。
武则天却很平静:他说的是实话,而且确实有益国家。
大臣无不赞叹武则天的气度。
弘一大师讲: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
涉及利益、面子的时候,人很难做到心平气定,保持公正客观。
这不是天生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把心放平,不虚荣,不矫饰,方能对人对事做出准确的判断与理解。
04
东汉卢植年少拜入名师马融门下读书,他潜心读书,心无杂念。
马融学问虽然大,但是生活比较放浪。
他喜欢歌舞音乐,讲课的时候,经常前面坐学生,后面列歌女。
卢植跟着马融读书十余年,从没有往后看过一眼。
马融见他刻苦专一,对他很是器重。
后来,卢植不负所望,成为一代大儒。
自古以来,但凡学有所成者,没有三心二意的。
潜心静气,才能行稳致远。
苏洵少年浪荡,喜欢和朋友游山玩水,连考八年进士不中。
中年在妻子的教诲中醒悟,烧掉自己过去所有文章,谢绝所有朋友往来,杜绝所有娱乐。昼夜不倦,读书学文。
六年之后,苏洵出山,下笔如神,名动天下。
汉代董仲舒讲过一句: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三年的时间,不曾去看过花园,这就是一个人专心的境界。
不为外物所动,一心一意扑在学习上,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05
古人常说:定能生静,静能生慧。
一个人内心平静,不轻易被搅乱,才能生出智慧。
心若无法安定,遇事总是容易乱了方寸,往往很难成事。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两个儿子,一个王徽之,一个王献之。
有一天俩人在同一间屋子里练字,屋顶突然着火。
王徽之仓皇逃出去避火,鞋子都跑丢了。
反而是较小的王献之神色如常,召唤仆人互相搀扶着出去,然后镇定救火。
当时人都夸赞王献之能担当大事。
后来,果真如此,王献之不仅一路做到中书令,书法成就也远超哥哥。
《淮南子》里讲: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你把心定住了,那么一切都能定住,如果心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一定可以制百动。
临事的时候,内心安定不慌乱,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的变故。
▽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万事万物都在人心里。
一个人内心强大,才能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修好这颗心,安好这条命,才能活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