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5 14:48:28
1
野口因世:被印在钞票上的“日本的国宝”
一千元日元钞票上面的人物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野口英世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在多个医学领域成果卓越,被誉为“日本的国宝”。1928年,野口英世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因传染上病毒而去世,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适用主题:尊重科学,专注,伟大等
2
齐奥朗:孤独者的任务是加倍孤独
齐奥朗生于罗马尼亚一个小乡村,大学毕业后,将近60年时间一直在巴黎隐居。他住在小旅馆里,极少参加社交活动,从不接受采访。在喧嚣的、充满功利和诱惑的20世纪,齐奥朗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奇迹。他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打量人生和宇宙,在孤独中奋笔疾书:《生存的诱惑》《历史与乌托邦》等著作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适用主题:孤独,寂寞,思考,淡泊,宁静,修养等
3
杨贵庆:“布袋教授”踏遍黄岩
杨贵庆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向乡村“逆行”,每月2次,每次3天,用脚踏遍了黄岩的各个角落。
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教授下乡”近45分钟专题报道)。因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特殊贡献,曾被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荣誉市民”称号。
适用主体:默默奉献,勤勉扎实,理论与实践,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等
4
曹原:沸腾了世界的中国天才
曹原1996年出生,在14岁时也就是2010年以理科669分的成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之后开挂的人生开始受人瞩目。2012年作为交流生前往密歇根大学学习,2013年受邀前往牛津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科学实践,2014年获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
2018年3月5日,《自然》背靠背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如今,正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2018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
适用话题:青年立志,天才异禀,青年强则国强,科技偶像等
5
残雪:与诺奖一指尖的距离
2019年10月9日,在海外博彩公司公开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赔率榜上,中国湖南籍女作家残雪赫然在列,排名一度超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0月10日,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残雪不在其中。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先锋小说家变成众星捧月的神话,再回归寂静,对残雪而言,不过是短短几日的事情……
有“写作的女巫”之称的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著有《五香街》《吕芳诗小姐》《赤脚医生》等作品。其作品多数较为难懂,有人说当她的书迷“有门槛”;但在海外,残雪颇有名气,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三十多年来,残雪一直过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七点钟准时起床,九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时长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也是一个半小时。这期间她写的是哲学书。锻炼以及晚餐后,她进入一个小时的小说创作时间,之后是英语学习时间。
即便处于诺奖风暴中,残雪也一直比较平静。诺奖公布当天,她拒绝了15个电话采访,说:“我这个很深的人,看穿了这些东西。”在残雪看来,功名利禄已对她意义不大。她说:“我只需要专心对艺术、文学本身负责。文学给了我丰美的精神生活,也让我的日常生活感到畅快……”
适用话题:淡泊名利,精神生活,专注等
6
马悦然:汉学渊茂,悦然从之
很多人对马悦然的认知,停留在“精通中文”“力挺莫言”上,但他更是中国文学走上世界舞台的推动者。他燃起了灯,让国外更多人看到了中国文学的样貌。
1946年,时年22岁的马悦然师从汉学家高本汉教授,开始学习汉语。1965年,他被母校斯德哥尔摩大学聘任为汉学教授。从这一年起,他开始致力于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翻译中国著名作品是欧美汉学家的“传统项目”,但这些译本往往带有明显的“再创作”痕迹,难以让欧美读者原汁原味地体会到东方文化的魅力。马悦然不一样。作为汉文字专业学者,马悦然翻译的作品不仅严谨、贴切,更做到了“信达雅”。他不仅翻译中国传统文学名著,还翻译了众多他认为“相当重要”的小众作者的作品。他也因此被许多中外友人推崇为“中国文学通往世界的桥梁”。
1985年,马悦然当选瑞典学院院士,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唯一精通中文者。他不遗余力地推介中国作者、作品,希望能促成中国作家获奖,并最终有所成就。可以说,从学生时代到最后,他切实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文化,奉献给了中西文化交流事业。
适用话题:择一事、终一生,锲而不舍,文化传播等
7
吴孟超:悬壶济世铸医魂
在浩瀚星空中,有一颗小行星名为“吴孟超星”。吴孟超何许人也?他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美誉,是我国肝胆外科的重要开拓者;他又有中国肝胆外科“第一刀”之称,是病人眼中妙手回春的救命神。2011年,为了纪念吴孟超,我国以他的名字为17606号小行星命名。
出于对名声和业绩的考虑,很多医院和医生不敢接收失败风险较大的病患。但是,吴孟超却不会拒绝这种病人,这并非因为他对治愈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而是因为他认定了要治病救人。
曾经有一位名为“甜甜”的病人找到吴孟超,她的肝脏生长出了一个巨大的肿瘤,但是很多医院都不愿收治,最终,是吴孟超用十个小时的时间为她摘除了肿瘤,让她重获新生。许多同行劝他谨慎收病人,以免因为一个病例的失误就摧毁了多年积累下来的杏林声望,对于同行的这种劝告,吴孟超表示:“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适用话题:坚守自我,坚守初心,自我定位等
8
于右任:弥留之际的“一”和“三”
1964年,重病在床、昏迷多时的于右任,突然回光返照,从沉睡中醒来,颤颤巍巍地先是竖起一根手指,而后又竖起三根手指。守护在他身旁的人,都不解其意。直到他去世后,才有人悟出:于右任的那个“一”和“三”,指的是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
适用主题:爱国,故乡,家园等
9
张伯苓:一生专注南开,坚信教育救国
一个世纪前,硝烟炮火,乱世沉浮,南开为救国而生,越“难”越“开”。这背后,是“南开之父”张伯苓历尽风霜,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造的名扬海外的教育奇迹。
1895年,张伯苓以“最优等第一”的成绩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当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整个北洋学堂的学生竟找不到一艘船可以供他们实习。1898年7月,英国从日本手里拿到了威海卫,张伯苓所在的“通济轮”负责运送清廷官员去威海卫完成交接仪式。两天内“国帜三易”的奇耻大辱,让张伯苓决定弃戎从教,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几经努力,1919年,南开大学宣告正式成立。
“七七”事变后,南开被日军飞机炸毁,面对废墟,他挫而弥坚:“被毁者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张伯苓为教育、为中国,辛苦奔波,到处碰壁,愈失败愈奋斗。他还第一个提出要申办奥运会,极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张伯苓的一生,可以说是问心无愧。正如他曾在青年会演讲上发出的吼声:“中国不亡,有我!”他为中国而活,为教育而战。
适用主题:热忱之心,教育救国,爱国等